北京昌平:“分子魔术”重塑制造业

新闻探索 2025-09-15 04:24:06 47

调查问题加载中,分子魔术请稍候。北京
若长时间无响应,昌平出语成章网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董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嘉梁

  “使用传统制法制取1吨叶黄素,重塑制造需要250亩耕地种植的分子魔术万寿菊作为原料。如今我们只需要1立方米发酵罐,北京就能制备出同等质量的昌平叶黄素。”实验室内,重塑制造微元合成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元合成”)首席运营官李响讲述着发酵罐中的分子魔术出语成章网“分子魔术”。

  合成生物制造是北京我国重要的未来产业。合成生物制造将生物细胞视为一座座“微型化工厂”,昌平科学家们通过基因编辑向细胞传达特定的重塑制造“代码”,从而让其生产出人类所需的分子魔术各种物质。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内的北京微元合成,正是昌平该领域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佼佼者。由微元合成研发的“一步发酵法”能够以超80%转化率,将常见的葡萄糖直接发酵为阿洛酮糖,从而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微元合成取得的成功,离不开昌平区的保驾护航。微元合成创始人刘波表示,公司之所以选址在未来科学城,不仅因为昌平区拥有较为成熟的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更因为感受到了昌平区对合成生物制造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

  2024年1月,昌平区发布《昌平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政策包含10个方面32条举措,从创新孵化、产业集群到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有机融合、协同互促。

  聚集超120家相关企业、2024年全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收入超60亿元……近年来,昌平区逐步建立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孵化起步区、转化加速区、高端制造区、总部办公区“四大功能组团”,聚焦研发转化、高端制造、企业总部“三大环节”,如今俨然成为首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核心承载区。

  毗邻微元合成的北京齐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植物细胞的基因编辑领域显露锋芒。齐禾生科联合创始人赵天萌介绍,该公司开发的“大片段DNA精准插入工具”入选《自然》杂志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经过基因编辑的大豆品种油酸含量高达80%,是普通品种的3倍有余。

  为搭建高质量技术服务平台,加速实验室成果转化,昌平区依托“两谷一园”,先后打造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会客厅和成果孵化空间等各类设施。

  2025年1月,由昌平区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建设的北京市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迎来试运行。该中心围绕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的起步环节,打造过程强化技术平台、生物催化剂酶工程平台、数字化细胞工厂实践平台、数字化细胞计算分析平台,围绕合成生物制造原料体系、催化剂体系、过程强化、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全流程开展协同攻关。

  “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研究所需的实验设施多样,价格也较为昂贵。昌平区建设的各类平台为我们的生产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赵天萌表示。

  在良好的产业生态中,一批昌平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和创新成果转化上表现突出。在昌平这片创新高地上,发酵罐、试验田中的“分子魔术”正悄然重塑制造业,合成生物“智造”正带来无限可能。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05日 08版)

[ 责编:邢彬 ]
本文地址:http://shaoyang.boxianghuihotel.com/news/647d8419851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案事例库上线一周年

全阵容官宣!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明晚播出第二十届华表奖颁奖活动

他们是中国“00后”

【全球说—外国人眼中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河铭记 英雄回家!

友情链接